图像识别-1 机场跑道异物(FOD)识别系统
.jpg)
低照度图像增强 雾霾图像复原
.jpg)
图像识别-2 低空飞行电线检测


图像识别-3 气动光学效应图像复原

图像识别-4 景象匹配

完成情况:实现原型系统,国防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4篇
图像识别-5 飞机驾驶舱仪表信息提取



图像识别-6 空间目标识别系统

图像识别-7 高分遥感图像解译系统


图像识别-8 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定位

注:第一届“天智杯”AI挑战赛获得“地物提取”预赛第一名,第二届“天智杯”AI挑战赛“地形快速生成”预赛第一名。

图像融合 多时相图像变化检测 SAR图像压缩
原理样机:利用AI技术,将高精度、高时效的测绘产品生成迁移到星上, 研制软硬件一体化在轨智能化通用处理平台
图像识别-9 多源图像目标识别


图像识别-10 辅助驾驶系统
图像识别-11 XX测试评估系统

图像识别-12 基于NeRF的图像色彩一致性方法
问题:拍摄时间、光照条件和相机参数等因素导致的图像色彩不一致,色彩不一致会对三维重建过程造成干扰,降低生成的三维点云的精度。如何消除不同图像之间的色彩差异,提升三维重建精度
难点:1)辐射校正方法需要精准的色彩对应关系,这使得处理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图像变得困难
2)已有的方法在光照条件快速变化时难以应对,这使得很多场景下无法实现图像色彩一致性校正
突破:提出基于NeRF的图像色彩一致性校正方法,对隐式表达的场景进行重光照,实现不同图像的色彩一致性校正
优点:
(1)能够将场景分解成阴影、照明、空间占用和漫反射,具有灵活的场景成分编辑
(2)在复杂光照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图像识别-12 基于透视意识MVSNet的三维重建方法
问题:现有方法受限于局部特征的处理能力,同时缺乏对全局上下文信息的综合考量导致三维重建精度受限。如何利用潜在的图像间对应关系来提高特征匹配的准确性,同时捕捉全局上下文信息以进行稳健的深度估计
难点:1)现有方法只考虑局部特征的匹配,如何在网络架构中实现全局特征匹配的度量
2)室外大场景拍摄的图像往往具有较大范围的景深,这使得从多视角图像中进行特征匹配变得困难
突破:提出透视意识卷积和长程跟踪的特征匹配的方法,利用透视几何知识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并实现全局特征的匹配能力

优点:
(1)弥合了局部和全局上下文特征匹配之间的差距
(2)考虑图像视点轴对于深度估计的影响
效果展示:

从点云重建具有层次关系的建筑物参数模型:
问题:当前的方法只能从点云中重建满足LoD1和LoD2标准的建筑物模型,基于点云自动高效地重建LoD3建筑物模型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如何能够从点云中提取建筑物组件之间的层次关系是实现LoD3的关键语义信息
难点:1)点云数据常常受到噪声和不完整性的影响,这增加了从中提取完整的三维结构的难度
2)某些建筑物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这使得从点云中提取准确的顶点和边缘变得困难
突破:提出基于角点定位和边缘预测构建骨架图的组件参数估计方法,具有可扩展、灵活的参数估计能力;

层次化语义分割 骨架图构建管道
优点:
(1)克服传统平面拟合和基元预定义类型方法的一些限制, 因此更加灵活,可以适应更多的结构
(2)在噪声和缺失方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3)在复杂结构的情况下,顶点定位精度比传统基元拟合的参数估计方法更准确
效果展示:

图像识别-13 基于多平面图像的单目新视角图像以及高程合成
问题:现有的基于匹配深度学习的根据卫星图像生成新视角和高程图的算法常常需要监督,而基于神经辐射场的此类算法需要大量视角的图像。
难点:1)当前的多平面图像渲染算法不适用于卫星相机。
2)当前大部分神经辐射场算法在稀疏视角的图像上表现很差,然而三线阵等卫星相机一次只能拍三张。
突破:提出一种适用于卫星RPC相机的单目神经辐射场,能够进行有效的基于单目图像重建新视角图像和高程图。
优点:
(1)能可以应用于单目图像和稀疏视角图像。
(2)在数据集SatMVS3DM与TLC上获得了最好的效果。
效果展示:

基于张量神经辐射场的快速多日期新视角图像与高程图重建:
问题:目前基于卫星的神经辐射场运行速度过慢,模型参数量较大,且需要额外的太阳信息输入
难点:1)不依赖于额外的太阳信息输入
2)建模地表的高光反应
突破:使用张量神经辐射场建模地表三维空间,在轻量化模型的同时,可以建模地表高光反射,也不依赖额外输入

优点:
(1)不需要额外的信息输入
(2)快速,模型小
效果展示:

基于全色锐化平面神经辐射场的单目多源卫星影像3D重建:
问题:卫星多光谱数据通常需要提前全色锐化以保证输出分辨率,整体流程较长
难点:基于MLP的神经渲染模型输出分辨率取决于输入的光线采样数量,需要规避这种设计
突破:提出了多模态可泛化平面神经辐射场psPRF,用于联合 3D 重建单视图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和低分辨率 RGB 图像对。同时,因为全色锐化是作为 psPRF 框架中 3D 重建的副产品而完成的,锐化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任务

优点:
(1)将全色锐化过程转化为神经辐射场本身的图像渲染过程,同时产生高分辨率地形图不需要额外的信息输入
(2)在完成了新视角重建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源视角的 LR-RGB 进行全色锐化。 psPRF 产生更精细的细节和更稳定的效果
基于均值回归随机微分方程的DSM统一复原框架:
问题:针对每一种特殊的地形单独建模,则需要考虑每一种缺陷本身的形成机制。同时解决多种地形复原问题
难点:地形的不同缺陷模型有着不同的成因,无法用统一的物理模型建模,并且其程度难以分类
突破:针对数字高程模型没有统一修复框架的问题,提出基于均值回归随机微分方程的统一扩散生成框架ET-SDE,能够处理多类问题。在超分辨率任务、空洞填补以及降噪任务上均展现出了超越最新基准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优点:
1)提出了基于均值回归随机微分方程的统一地形修复框架ET-SDE;
2) ET-SDE对于超分辨率,空洞填补和去噪任务上都可以适用;3)更快快的推理速度和更低的计算成本。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空天智能光电技术实验室